当前位置:首页-旅游信息-长春双阳区打造休闲农业观光走廊助推乡村旅游
 
长春双阳区打造休闲农业观光走廊助推乡村旅游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5-04-01 点击:

    [导读]2013年,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195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总收入10.1亿元,占全区旅游收入的54.3%。2014年,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更是超过了250万。

奢岭草莓采摘节活动现场

双阳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国信等知名企业踊跃投资

■写在前面

201412月,长春市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新兴支柱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这是长春市旅游业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为长春市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吉林省旅游业内起步较早,长春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双阳区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路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今年更是获得了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殊荣。

37日,由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双阳区工商局主办,双阳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旅游局、区农业局协办的“2015奢岭草莓采摘节”隆重开幕,它也拉开了双阳区2015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大幕。

“一镇一色”的大格局

2013年,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195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总收入10.1亿元,占全区旅游收入的54.3%。2014年,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更是超过了250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组成要素之一,其肩负着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多种功能,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至关重要。双阳区利用自身资源独特的禀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坚持六大旅游产品开发原则,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种类,突出产品特色化,加强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完整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根据以上定位,坚持一个主题“多彩乡村快乐双阳”,重点打造“四大主打产品、四大培育产品、四大附属产品”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为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位,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未来双阳区将继续推进乡村旅游作为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科普探险等多位一体旅游目的同时,形成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镇一色”、“一村一品”旅游发展格局,凸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动力产业,成为农村增收创汇、吸纳农民就业、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的战略支撑点。

“乡味”十足的采摘节

连日来,位于长清公路的奢岭草莓基地,一个个游客一边品尝嫩甜的草莓,一边享受着农家生态游带来的快乐。吉林微博达人李先生到草莓基地体验采摘时说:“这里的草莓香气浓郁,口感嫩甜,味道好极了!”“随着草莓生长和气候变化控制好温湿度, 不仅能减少病虫害,还能让草莓的物质积累更多,口感才会这样好。”于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政山解释说。

“奢岭属于典型的浅山丘陵地貌,生态资源独特,非常适宜草莓等经济林果生长。与周边草莓相比,奢岭草莓通过蜜蜂授粉、牛奶培育、大棚种植,呈现自然成熟、新鲜采摘、奶香浓郁的特点,达到了免清洗的直接食用条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金成满对记者说,“2010年,我们最初引进草莓时,农户顾虑重重,不敢种植。为此,政府部门除在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外,大胆创新经营模式,确定了政府主导、科技助力、技术推广和农户参与的模式,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奢岭草莓也就能快速发展了。”

目前奢岭草莓种植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栽培红颜、章姬、杏香、丰香等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国信、奢爱、于三、元昱、福新、晨光、润泽源等7大园区。金成满说:“如今,我们以莓为媒,结合农家乐、生态庄园等特色旅游资源,把草莓种植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坚持每年举办草莓采摘节,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吸引市民前来采莓观光、踏青休闲。今年全街独立草莓种植园达37家、草莓大棚100余栋,预计年销售鲜果收入超千万元。”

不仅是草莓,近年来,奢岭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和地理禀赋,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为立足点,以农业园区为主阵地,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培育了高效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休闲农业、加工农业等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了国信现代农业、禾和休闲农业、大屯君子兰基地、奢爱良蔬果蔬基地等大型农业特色产业园区4个,打造了奢岭草莓、双榆香瓜、国信社稷尚品有机蔬菜等一批长春周边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休闲采摘、体验观光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色产业”,市场青睐的“绿色产业”,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亮点纷呈的乡村游

如今,双阳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可谓亮点纷呈、美不胜收。双阳区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旅游产品,提出要积极开发和发展,全区乡村旅游迅速发展,150多个乡村旅游点分布全区各乡镇(街),如今已涌现出曙光民俗村、东龙庄园、绿宝石山庄、积德泉酒文化度假山庄、海鸿花园、仙踪林山庄、缘山湖农业园、明珠生态园、荣鑫休闲园、卧龙山庄、王家小院、小石湖水库度假村、淌泉子农家乐、玉林湾渔港、香域侬庄等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点。同时,双阳区还致力将山河街道、齐家镇、奢岭街道、鹿乡镇等打造成农家乐旅游线路;将平湖街道和经开区打造成水果采摘体验旅游线路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通过不断丰富双阳的乡村旅游内涵,促进了双阳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旅游业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双阳区旅游局局长李冰说,“针对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者需求多样性变化的新特点,双阳区根据国家、省、市的‘十二五’旅游规划要求,制定了双阳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规划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农村丰富的民俗和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丰富双阳区旅游内容,挖掘和开发旅游商品产品,拓展旅游市场,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提高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期间,双阳区将着力打造以城区为核心,以长清公路、龙双公路两条主要公路沿线景区为支撑的“四区、八品、十二景”的总体格局(四区:吊水壶山地旅游度假区、奢岭森林旅游度假区、北山———双阳湖———柴大山旅游度假区、太平农庄旅游度假区;八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购物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冰雪运动旅游产品、节庆会展旅游产品、科普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产业旅游产品;十二景:龙凤呈祥、圆通钟声、农园新绿、神鹿清鸣、鹿乡问鼎、古洞探幽、洞天佛国、林海幽居、一峰薄雾、金穗飘香、福寿长春、望景溯源)。

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双阳区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胜地,尤其是乡野风光、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富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开发资金短缺、旅游人才稀缺等,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双阳区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如长春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可带动山河街道办事处柳树村、金马溶洞景区带动太平镇一面山村、御龙温泉度假村带动平湖街道办事处杨家村,数百农民直接参与接待和服务。

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进入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镇(街道)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如平湖街道黑鱼村、鹿乡镇鹿乡村等。

公司加农户型模式

公司加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乡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区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旅游者。如缘山湖农业园、仙踪林山庄带动鹿乡镇方家村、尖山村等。

综合开发型模式

综合开发型模式,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由政府主导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齐家镇曙光村等。

双阳区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探索和创造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典型模式,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合理引导消费,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而且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双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54.3%,而农民人均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获得年收入达4865元,收益率达46.18%,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来源:吉和网  2015-04-01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
建议使用1600*900像素、IE9.0以上浏览器
版权所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 Yan Bian library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文化东街399号
吉ICP备07003547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015号
办公时间: 夏季 8:30-17:00 , 冬季 8: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