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农业信息-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4-12-08 点击:

    自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以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成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金融推动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途径需认真研究。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缺口较大。涉农金融机构扩大抵押物范围、降低抵押物价值要求并推广联保贷款等信用贷款,简化贷款程序等措施只能部分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缺乏、抵押值不足而导致贷款难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满足率总体依然较低。据测算,延边州目前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缺口达8亿元。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产品创新匮乏。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合适的信贷产品,主要是县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产品创新的权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上级对不良资产考核任务繁重,对创新农村信贷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延边州金融机构针对“三农”的信贷产品创新尽管名目繁多,但最主要的依然是联保贷款、抵(质)押担保贷款,差异性很小,不少创新产品实质上是套用已有信贷模式。
  (三)信贷资金供给结构错位。对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资金期限的多样性需求,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明显不合理,不能适应其灵活、多样的贷款需要。一是贷款期限偏短。现代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及收益产出迟,决定了其融资行为具有规模大额化、占用长期化的特征。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远远大于短期融资。二是贷款额度偏小。金融机构对专业大户发放的多为小额贷款,手续简单,但金额较少,难以满足其生产性投入需求,而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来说,经营规模扩张或季节性农产品(000061股吧)收购则需要大量资金,但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额度严重供给不足。
  (四)农业保险推进缓慢。农业是弱质产业,除了同样面临市场风险以外,还面临较高的自然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农业保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形式相比,目前农业保险开展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品种少、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不能真正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解风险。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出现“用工荒”现象。据调查,延边州农村劳动力外流逐年增加,已达到60%以上,留村劳动力大多为老、弱、病、残、幼。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春备耕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出现“用工荒”现象。
  对策建议
  (一)提高有效信贷供给,缩小信贷缺口。提高合意贷款额度,给予涉农金融机构更大的放贷空间。出台激励约束机制,细化涉农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度、比例及增速等要求,并进行奖优罚劣。同时,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更大的利率优惠幅度,加大贴息力度,切实降低融资成本。继续扩大抵押品范围,加快“三权”抵押贷款推广力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信用评定的正向激励作用,使信用等级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大的信贷优惠,确保贷款额度和信贷满足率逐步提高。
  (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要求金融机构适度下放金融产品创新权,鼓励基层涉农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造适合本地需求的信贷产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并适度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提高农村产权评估能力和参与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搞活农村地区抵押物价值评估和交易市场。对信贷产品创新成效好的,给予奖励。
  (三)优化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结构。金融机构应该针对农业生产周期和经营方式以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灵活、多样的贷款需求,充分考虑不同主体、不同环节、不同产业所需的周转资金期差异,科学的确定贷款期限、额度、利率等要素,着力优化贷款供给结构,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性用途、经营性用途和品牌建设等不同阶段、不同期限的资金需求。
  (四)加快农业保险产品的推广与普及。要求保险公司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农村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推出适合农村需要的多元化保险产品。给予开展农业保险的机构资金补贴等优惠,降低农业保险费率,鼓励保险机构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范围,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要推广“信贷+保险”模式,对信贷投资机构,提供资金信贷风险保障,充分运用保险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五)适度提高粮食价格,加快农民增收,吸引劳动力。改变“粮食丰收、农民减效”的现状,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让农民种田有利可图,从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地,解决“用工荒”问题。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提高有效信贷供给,缩小信贷缺口;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动力;优化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结构;加快农业保险产品的推广与普及;适度提高粮食价格,加快农民增收,吸引劳动力。(刘晓明,金香兰)
    源地址:金农网 2014-12-08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
建议使用1600*900像素、IE9.0以上浏览器
版权所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 Yan Bian library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文化东街399号
吉ICP备07003547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015号
办公时间: 夏季 8:30-17:00 , 冬季 8: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