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农业信息-现代农业建设助推百亿水产强市发展的思考
 
现代农业建设助推百亿水产强市发展的思考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4-07-30 点击:

    近年来,洪湖市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优势,合理利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专项资金,采取财政、水产及相关部门共同合作的方式,把有限的现代农业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使财政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洪湖水产业步入了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良性轨道。
  一、现代农业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加快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单家独户小规模、作坊式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有利于农(渔)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有利于研发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百亿水产强市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建设从2008年至今,在洪湖市已实施七年,通过七年的项目建设,我们已建成了洪湖市小龙虾优良品种选育中心、小港小龙虾池塘标准化高效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滨湖办事处北合垸和瞿家湾金地公司水产标准化生态高效养殖基地、洪湖市新滩镇磁器湖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及六合水产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等,可以说成效逐步显现,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价格高。主要是由于项目建设区人多地少和少数人觉得是国家项目能多要则多要,能要高价就要高价,漫天要价,突破了当地土地流转的价格底线,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是资金投入难度大。除中央财政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外,配套资金因地方财政吃紧,有时难以落实到位,加之一部分整合项目资金与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不搭介,因此吸引各种资本投入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有较大的难度。
  三是离现代渔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多数项目建设区均未搭建水质在线监测设施、疫病远程诊断平台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与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不匹配。
  四是建后运行管控不力,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设施设备闲置等现象。
  三、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促推水产板块基地档次提升。现代农业项目充分利用项目综合、资金综合、措施综合的三大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标准化精养鱼池改造为重点,综合运用中央财政资金、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企业投入资金和吸引社会资金,几年来,洪湖市先后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750万元,整合各级财政配套资金近1.5亿元,吸引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1.6亿余元,先后建设了洪湖市小龙虾良种选育中心、小港3万亩小龙虾池塘标准化高效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滨湖办事处北合垸和瞿家湾金地公司万亩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新滩镇磁器湖4000亩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和六合公司万亩蟹苗本地化培育基地等,改造标准化精养鱼池近10万亩,硬化通池主干道30余公里,疏浚进排水沟渠120余公里,新建泵站、涵闸80余座,完成电力配套设施60余公里,购置水质在线监测、疫病远程诊断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等设施设备2处,促进土地、资金、技术“三大”集聚,改造后的鱼池每口20-30亩,长方形,长宽比为3:1-4:3;池埂土质边坡不低于1:2;池埂宽满足养殖、捕捞的需要,不低于3米;池深不低于3米,养殖水深不低于2.5米;养殖基地给、排水分离,达到“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机电化、养殖高效化”的要求,极大地改善了水产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追溯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加强水产品监管,指导养殖户填写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进行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目前,闽洪集团、世元龟鳖合作社分别建起“洪湖清水”大闸蟹和“洪湖世元”龟鳖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获悉产品产地、产品投入市场前的生产环节、生活环境、水质状况及防病治病情况,大大提升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市现有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食品67个。多年来,农业部在洪湖随机抽检鱼、虾、蟹样品每年都不少于30个,检测合格率均为100%。
  三是现代农业建设促推了水产科技含量的提高。在实施现代农业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科技兴渔”发展战略,从创新科技能力入手,加强与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分别与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水科院长江所、湖北省水科所等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聘请全国知名小龙虾专家舒新亚、桂建芳、李钟杰等水产专家作常年技术顾问,围绕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推广与示范,主推河蟹3+5、鱼鳜套养、虾蟹套养、鱼鳖混养、网箱养鳝、“四大家鱼”轮捕轮放等高效优化养殖模式,建立水产技术联盟和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水产苗种培育体系、生态养殖示范体系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突破河蟹、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苗种瓶颈,加快了科学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转化应用。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中心以省水科所为技术支撑,采用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数量遗传选育综合育种技术,包括选育基础群体的建立与评估技术、亲本配对与繁殖设计、个体标记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和筛选最佳构建分子家谱技术,提高亲子和家系鉴定技术精确度技术,利用SAS、ASREML和SelAction等数量遗传统计软件评估遗传参数(比如育种值,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和选育效应等综合技术,获得个体大、生长快、病害少、含肉量高、怀卵量大的优良克氏原螯虾新品系;并且从国外引进性状优良的淡水螯虾新品种,进行驯养繁育,为全省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场提供了性状优良的亲本虾,解决了我省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退化问题,同时提高了养殖产品的优良性状。
  四是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了渔业生态环境修复。在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生态、健康养殖理念,按照无公害养殖要求,设置生态浮岛,将养殖、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全部采用生态净化技术处理,通过给排水分离,采取生态健康养殖和综合处理、生物处理交换排水模式,使养殖基地渔业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经检测,洪湖市水产养殖基地养殖用水排放符合农业部《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SC/T9010),渔业循环水利用达标。
  五是现代农业建设为百亿水产强市搭建了平台。通过现代农业项目推进,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惠农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现代水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搭建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优质水产品展示、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科技培训、信息服务、对外交流和融资等平台,为洪湖百亿水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六合水产通过竞争立项,争取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蟹苗本地化培育基地,现已成为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惟一一家大规模从事河蟹苗种本地化培育、集水产养殖、苗种繁育、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六是现代农业建设促推了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通过改造精养鱼池、装备现代渔业设施、硬化道路、完善电力配套设施等现代农业建设,提高鱼池产出率、劳动产出率,可直接和间接解决洪湖及周边地区近2万名劳动力就业。六合水产蟹苗本地化培育基地通过建设蟹苗池和温棚,硬化斗沟,新建泵站和桥梁,仅2000亩核心示范区鱼池亩产优质河蟹苗种180公斤,产值达到2880万元,每亩比建设前产量高出100公斤、产值高出8000元;项目核心示范区年总产值4050万元,比建设前年产值1800万元新增产值2250万元,增幅125%。8000亩辐射区河蟹养殖年新增产量32万公斤,新增产值2880元,增幅50%以上。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管护,发挥渔业设施设备作用。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工程及管护工作移交手续,明确管护机构及职责,完善管护标准,落实管护资金,指定专人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的管护,尤其是水产苗种基地和养殖基地,应加强鱼池和孵化设施的养殖与管理,做到2年一次小维护,5年一次大维护,确保水产养殖基地能高效率、满负荷运行,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水产品。
  (二)利用现代农业杠杆作用,发挥水产资源优势,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从四个方面,真正使现代农业项目在百亿水产强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强化科技。科学技术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支撑,要创新科技对水产业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开展水产科研院所与洪湖水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对接活动,将企业急需的技术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将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苗种是制约洪湖水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后一段时期要突出抓好水产苗种产业化进程,建设一批省、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培植一批水产苗种龙头企业,真正做到蟹苗本地化、鱼苗良种化,抓好水产重点使用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鱼、虾、蟹等洪湖特色水产品的苗种繁育、疫病防治、健康养殖、质量监管、精深加工等生态高效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广“产学研用”模式,继续支持水产专家带头创办水产实体,将水产新技术研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及时应用于产业发展。
  2、突出创新。创新是驱动现代渔业建设的新动力,加强和完善政策引导机制,积极构建新型水产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水产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渔场、水产合作社、水产企业有序流转。要通过放活经营形式,使大量的工商资本、城镇资本和民间资本流向农村开发水产。创新水产组织方式,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水产龙头企业上市,积极创建省级水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扩大合作社单体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组织化程序。创新园区以奖代补办法,对水产品加工企业当年固定资产增添4000万元以上、技改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要给予贷款贴息奖励,促进水产加工业提档升级。创新水产融资方式,整合土地平整、水利建设、环境治理和现代水产生产发展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会同金融部门大力推进养殖证抵押贷款等水产融资新模式。
  3、注重实效。我们要克服以水产品总量论英雄的片面思维,实现水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水产业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拉长水产产业链条,支持水产龙头企业实行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水产品多次增值。要挖掘水产增效空间,利用3-5年时间将全市90万亩精养鱼池普遍将容水深度提高到2.5米以上,大力推进虾蟹套养、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积极推进休闲渔业发展,创建几处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休闲钓鱼基地和有一定档次的水簇园,拓展人们“亲鱼”空间;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开展水产品加工的深度研发,鼓励企业以自养水产品为原料加工出口,推进水产产业链条不断向下游和精深加工方向延伸;推行水产品标识管理,完善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品牌渔业,要充分利用市场主体和现代信息网络宣传、塑造、推介洪湖水产品牌,继续举办“洪湖清水”和中国●洪湖清水螃蟹节,积极参加一些有影响的农交会、渔博会,真正对外抱团创品牌,要把“洪湖清水”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要让“洪湖渔家”生态鱼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要用名牌产品的示范作用,带动特色水产经济的发展。
  4、搞好服务。现代水产业需要不断提高水产信息化服务水平,我们要充分发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的优势,构建完善现代水产品流通网络。抓好渔业政策落实,积极配合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争取鱼池标准化改造资金,深入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渔业园区,尊重渔民意愿,做好渔民上岸安居工作,加强渔政执法,及时处理渔业水域纠纷和渔民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合力,为渔民创造良好的渔业生产环境,为百亿水产强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源地址:农博网 2014-07-30 08:49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
建议使用1600*900像素、IE9.0以上浏览器
版权所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 Yan Bian library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文化东街399号
吉ICP备07003547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015号
办公时间: 夏季 8:30-17:00 , 冬季 8: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