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贸信息-融入“一带一路” 发展边境贸易
 
融入“一带一路” 发展边境贸易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6-02-14 点击:

       “一带一路”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跨国经济合作机制,它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和北非的部分地区,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文化大走廊。同时,它还将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我国西藏处于“一带一路”的地理位置,抓住这样的机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西藏学界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来探讨西藏边境贸易的发展战略问题。

  西藏的边境贸易通道和边境贸易发展(一)西藏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边境贸易通道。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的西藏,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形成了多条边境贸易通道。自古以来,西藏就与印度、尼泊尔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紧密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
  《西藏自治区口岸总体规划》指出,将加快陆路边境口岸的建设以扩大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功能。西藏目前拥有樟木、吉隆、普兰、日屋和亚东五个陆路边境口岸,其中,国家一类口岸有樟木、吉隆和普兰口岸,国家二类口岸有日屋口岸。面向尼泊尔开放的陆路边境口岸有樟木、吉隆和日屋三个口岸,普兰口岸向印度和尼泊尔两国开放,亚东口岸则同时与印度和不丹两国进行边境贸易。“4·25”地震前,樟木口岸是西藏规模最大、发挥效益和作用最好的口岸。2014年,樟木口岸进出口总额为20.67亿美元。这些陆路边境口岸为西藏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青藏铁路的开通,为我国构建了一条直通南亚次大陆的陆上通道,使我国与南亚众多国家的经贸往来可以直接经过陆路得以实现。不远的将来,如果云南—西藏、四川—西藏和新疆—西藏三条进藏铁路建成,将极大地促进西藏陆上通道的发展,为“一带一路”战略在西藏的实施创造条件。
  (二)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的贸易往来。我国西藏与印度有很长的边境线,有着较多的边境通道,其中以亚东为枢纽的中印边境通道具有独特优势。这些边境通道的存在为西藏与印度的陆上交通提供了方便,同时为西藏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资销售的国际市场。
  中尼自1955 年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先后签署了经济援建协定、经贸协定和民航协定。尼泊尔与西藏的边境贸易占中尼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羊毛出口额占西藏对尼出口总额的75%。尼泊尔与我国有着长期友好交往历史,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将会继续支持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修路、建房、通讯、药品供给等方面通过边境县(市)对尼进行大力援助。
  (三)西藏产品受到南亚国家欢迎。西藏的畜产品、矿产品、中药材、土特产以及手工业品,受到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欢迎,并且在欧美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其中,藏药材有500多种,如虫草、雪莲花、红景天、贝母和天麻等。西藏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对南亚市场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影响力。这为西藏参与“一带一路”以及环喜马拉雅山脉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产品保证。
  另外,我们也看到,目前西藏出口的商品包括轻纺产品、生活日用品等。这说明,西藏自身缺乏生产能力,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流转产品的作用。另一方面,西藏从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进口的产品包括佛事用品、食品、白糖、铜器等。这说明,西藏与南亚的贸易还存在着不协调性,双方既面临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又存在着贸易政策、贸易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发展,西藏应该围绕自身的比较优势开展与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四)西藏生态保护需要。印度、尼泊尔等国特殊的自然资源结构恰恰是西藏欠缺的,这成为印度、尼泊尔等国与西藏开展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需要从南亚国家进口木材、畜产品等,以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扩大贸易,在生态环境自身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确保西藏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西藏边境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西藏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边境贸易规模有限。由于西藏自身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整个农牧产业处于初级阶段;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加之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原因,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基本属于消费性的服务业,传统商业服务设施水平低,中心城市商业辐射能力差,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偏低,产业链短等,这导致西藏在进出口贸易中,多以低端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成果很少在这个流通领域中进行推广和交流。西藏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在出口产品的深加工和贸易水平上相对较低,其原因主要是精细加工技术不强,在技术和人才上还不足以承担。
  边境口岸联检基础设施及联检机构不健全。西藏边境口岸的联检基础设施及联检机构不健全,受到季节性影响的口岸较多。例如,普兰口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急需得到全面建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要求。
  西藏边贸政策有待改善。国家对西部地区有优惠政策,如对口帮扶、补偿贸易、双向参股、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产业布局向中西部倾斜等,一批国家重点资源开发项目成为外商竞相投资的热点。但是,根据《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的统计,西藏的18项外商投资优势产业均以技术含量较低的农牧业或服务业为主。自治区内企业享受国家税收减免的企业数量不足百家,其他通过技术创新、重大技术装备方面享受国家进出口政策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边民互市贸易困难。西藏高大的山川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使不少边境县处于封闭状态,边境基础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加之交易产品单一,不能满足交易双方需求。此外,由于西藏边境贸易的辐射作用很多只局限于边境地区,对整个西藏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大。
  境内外分裂势力,也成为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十四世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在我国西藏边境进行着分裂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这些都给西藏的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带来巨大障碍。
  推动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措施(一)创造良好的边境贸易软环境。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应该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推动边境贸易发展。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环喜马拉雅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西藏边境贸易将会得到更快发展。为此,必须加大对边境贸易地区进行直接管理,把边境县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劳务合作等纳入边境贸易范围,并享受边境贸易的政策待遇。
  当前,西藏应在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建立的同时,尽快建立联系机制和合作机制,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以加大与南亚的经济往来。同时,理顺双边经济秩序,治理边境地区的经济环境,优化边境市场环境,扩大边境贸易,化解市场风险。
  (二)推动人文交流。西藏有着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通过“一带一路” 战略带动文化的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西藏文化。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推动西藏对外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文化合作与交流。当前,西藏可以通过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整合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合力。尼泊尔、印度等国音乐在西藏受到普遍欢迎,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们也应该把中国优秀文化通过产品形式向南亚国家输出,达到文化与文化的交融。
  发挥西藏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优势,促进人文合作交流。西藏不仅具有天然的自然景观,而且具有无法复制的人文环境,这些都成为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让西藏旅游业在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更具影响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国家在西藏边境地区进行了基础设施投入,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交通、通讯、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还比较简陋。
  制约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一个瓶颈性问题,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改善边境口岸的通关设施,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进而促进贸易额的增长。同时,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边境区县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力争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极。
  同时,本着互利互惠原则,我国还要加强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基础设施合作,提高对方的贸易出口能力。
  (四)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西藏在边境贸易活动中,金融服务虽基本满足边民互市要求,但难以适应新时期“一带一路”发展大战略的要求。不提高、完善金融服务业就不可能促进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必然制约西藏的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西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发展边境贸易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一是加强西藏与南亚国家的沟通,协调双方的金融服务政策,形成金融服务对接,方便双方贸易需要。二是改善银行信贷工作,西藏边境贸易虽然现在规模有限,但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政府应有步骤地引导银行开拓边境贸易市场,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三是创新西藏与南亚国家贸易的金融服务工作体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净化金融环境,真正发挥金融支持贸易的作用。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大学)

       源地址:搜狐 2016-02-13 03:29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
建议使用1600*900像素、IE9.0以上浏览器
版权所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 Yan Bian library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文化东街399号
吉ICP备07003547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015号
办公时间: 夏季 8:30-17:00 , 冬季 8:30-16:30